徕卡公司市场部门副总裁克里斯坦·埃尔哈特告诉我们,徕卡的技师之所以对制造过程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就非常渴望使用公司的产品。 “我们的许多员工,不管他们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学习动机,”埃尔哈特说道。“每个人都把摄影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当你为徕卡工作的时候,这种爱好会融入你的血液。”
一台客户定制的徕卡,外表面覆盖着鸵鸟皮。徕卡的定制,让客户可以自己选择相机的外饰细节,例如相机成品、按钮或者皮套的颜色。客户还可以定制取景器的放大率和取景器明线的位置(框住透过取景器看到的图像的小框)。
技师正在对相机的测距仪进行微调,使之和相机镜头同步。
大部分徕卡相机的精调都是用人眼完成的,而不是通过计算机或者复杂的光学仪器。这位技师正在使用景框线对测距仪的聚焦装置进行检查和调整。徕卡M系列的相机都不是自动对焦的,但手工正是徕卡引以为傲的地方。
工程师桌上还未进行量产的徕卡S2相机。
徕卡M系列连动测距相机(从1954年的M3开始)在许多著名的摄影师中有特殊的地位。吉米·马歇尔(Jim Marshall)使用M系列捕捉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焚烧吉它的时刻,还拍摄了披头士最后一次登台的盛况。
“我只用徕卡,已经50年了,”马歇尔说,“从技术角度来说,徕卡镜头的清晰度是无以伦比的。”
徕卡产品交流部门主管拉尔夫·哈格诺埃(Ralph Hagenauer)在徕卡总部的大厅中查看整个徕卡相机家族。
徕卡的总裁经常援引公司的长久历史,把最新产品看成徕卡百年研发积淀的子孙后代,极具纪念意义的原型徕卡就是这一切的发端。原型徕卡由徕卡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于1913年研发,它是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照相机,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大量生产。随后,徕卡有了其它的重要技术进步,包括自动对焦,尽管这项技术在早早地就卖给了美能达。
它们看上去就像巨大的镇咳药片,但是这些玻璃毛坯最后会被研磨和抛光为徕卡的21毫米f/1.4镜头。徕卡根据玻璃的纯度、可用性和价格,向全球各地的主要玻璃生产商进行采购。
和其他M系列的忠实拥趸一样,马歇尔认为它的测距仪控制简直就是“第二天性”,他还补充到,“我和它密不可分,它中有我,我中有它。”
金·里奇科米是一位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摄影记者。他认为测距仪比自动对焦要快。“只要我看到了东西,我只能容忍很短的对焦时间。”
和用户的认同一样,徕卡相机润物细无声的魅力也是徕卡成功的关键:许多人说在熟悉了徕卡相机之后,它就像消失了一样,摄影师唯一要做的就是自由地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