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首页 > 资讯 > 摄影师 > 正文

『观点』数字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2010-07-28 02:10   来源:光明网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马卫:卫兵先生最近出版一部纪实20年时代变迁的著作《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文澜先生给这本书致辞说"在见证中国变革的20年里,他是捍卫真实的卫兵。"


《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一书封面

书中收录了200多张作者亲历采访拍摄的图片。在专业记者眼中,这些照片似乎并不"美"。文澜先生,你怎么看卫兵先生的这本书和里面的照片?你认为随着社会发展,新闻照片的价值究竟在哪儿?新闻图片的表现形式如构图、光影等和图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内在涵义,孰重孰轻?

王文澜:我觉得影像是摄影师发自内心的,经过内在思考记录出的视觉图像。对于新闻摄影来说,一幅画面的光影技术自然要考虑,但这只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镜头后面,图片画面中要表现的内涵。

在我印象里,新华社摄影记者中,连续出书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唐师曾,一个是刘卫兵。卫兵写的书从最初的摄影画册《日本人印象》、到纪实图文著作《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到这本《回望20年》,已经出了四本。看过书的读者都可从中感受的作者的思考和勤奋。看到这本《回望20年》,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好!"好就好在他不仅记录了20年国家的变革,还记录了许多百姓生活包括个人变迁的历史,可以称为是一部反映社会、百姓和个人的多重视角的历史图文著作。这些照片记录了历史,我认为新闻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历史。我觉得对摄影记者和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回望20年》值得一读。

我认识卫兵是通过他十多年前拍摄的《面向九七》这幅照片开始的。中央时政新闻不好拍,往往容易落入程式化的俗套。当时看到《面向九七》觉得很新鲜。照片表现是1995年底,在香港特别特政区筹委会预委会闭幕晚宴上,当几个小演员上台表演时,卫兵拍摄到一张周南、霍英东、李嘉诚三位典型人物的特殊表情的照片,三人坐在椅子上同时扭头往前看,动作一样,但表情和神态十分独特。脸上都多少带着微笑,可神情似乎更显得庄重。刚刚卸掉一副重担,又要担负起更重的责任。面对越来越近的香港回归,他们很难完全放松。记者都知道,这类会议、宴会之类活动最不好拍。

卫兵的这幅作品不是简单的反映新闻现场,而是通过一定的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新闻事件中的寓意。这些年,作为专门采访中央新闻的记者,卫兵还拍摄了诸如《总理为民工讨工钱》等不少有影响的照片,这是他用勤奋和汗水换来的,更是用他的用心和思考得来的。专业摄影记者的照片要拍出文化和思想。

刘卫兵:拍摄《面向九七》多是凭着直觉。当时就知道香港回归不容易,大陆和港英政府的谈判很艰难,这些肩负重任的人更是辛苦。现场演出本身没有太多好拍的。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三位重要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有些特别,我退到演员后面,就将焦点对准他们重点拍摄。当几位小演员上场表演时,他们脸上的笑和愁似乎写在一起,我跪在地上,连续拍摄下这三位特殊人物当时细腻而复杂的情感的照片。回来同事刘宇建议我参加个摄影比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将照片投稿到一个全国性的摄影大赛,结果只得了一个入选奖。

此后就忘了这件事情。突然一天,老同学朱军告诉我,那张照片用半个版的篇幅登在《人民摄影报》头版!再后来,《面向九七》获得《人民摄影报》全国新闻摄影大赛的特等奖,得到10000元奖金。天上掉下来的一万块钱,把我弄糊涂了。经多方打听知道,原来那次比赛的评委、《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从那次比赛剩下的照片堆里拣出这张照片,推荐给《人民摄影报》。

直到现在都挺感激王文澜先生,此前我们根本不认识。获奖后一直想请他吃饭,没有机会,直到十年后的一天,文澜来新华社开会,我们才认识。以后知道文澜提携、帮助过不少年轻记者。他曾说过:"不看人,只看照片。"

马卫:文澜先生是中国新闻纪实摄影家,从1976年"四五运动"开始,拍摄很多记录历史作品,你曾经说过"不要让历史留下空白"。卫兵先生也整整拍摄20年的新闻照片,你的《总理为农民讨工钱》等照片也被读者熟知。 如今进入数码网络摄影的时代,你认为新闻摄影的本质语言有没有变化?在PS"假照片"时有出现的情况下,新闻摄影是否要坚守"真实"的阵地?

王文澜:早在1967年,我就开始学习摄影,当时认为摄影就是留影、好玩,直到十年文革结束,我都没有跨越拍照就是"到此一游"的局限。促使我转变观念的是美联社记者刘香成八十年代初拍摄的《毛以后的中国》。那时我们经常一起采访,没想到自己忽略的这些凡人小事,在刘香成的镜头里却有了新的内涵。我恍然大悟,开始将镜头对准了身边的普通人和普通事。

历史是由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组成的。打个比方,大事件是国家的骨架,小事情是国家的肌肉血脉。有了这些记录日常生活的照片,才能使整个国家形象丰满而厚重。

数码时代,新闻摄影的本质依然是记录历史。PS技术相当于传统摄影的暗房技术。利用PS技术对新闻摄影作品进行适当的色调调整是可以的,如果对照片的内容进行增减删改就属于造假了。离开了真实新闻摄影就没有立足之地,任何形式的假照片都是对新闻摄影最大的伤害。

刘卫兵:非常赞赏文澜观点。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由无数真实的新闻图片构成的。如果这些照片是虚假的,我们的历史也就不是真实的。20年新闻摄影实践中,我特看重"真实"二字。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摄影,没有新闻摄影,我们这些摄影记者就该回家了!我一贯主张新闻摄影记者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摄影,拍照容不得半点掺假。

前两年,藏羚羊假照片闹的沸沸扬扬,我曾写过一篇 "藏羚羊假照片的悲哀"文章,得到不少朋友的响应。其中我建议从新闻法律制度、提高记者素质,严惩造假者等多个方面,解决照片造假问题。从长远的角度看,假照片损害的是公众对新闻摄影的信任。有朝一日,如果公众不再相信我们拍的新闻照片,那么新闻摄影就会真的走到山穷水尽的一步了。捍卫新闻摄影的真实,是每个新闻摄影记者都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也是保住我们饭碗的关键。

马卫:有专家预测,随着数字化媒体时代发展,纸质媒体不断萎缩,到了2042年前后,最后一位卖报人将离开报摊,报纸会彻底消亡。到那时,依附于纸质媒体的新闻纪实摄影会不会消亡?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影人的出路何在?

王文澜:过去,新闻摄影依附于纸质媒体,随着纸质媒体的逐渐萎缩,新闻摄影受到了很大冲击。在数字化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也必须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

随着摄影器材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摄影记者开始既拿照相机,又拿摄像机拍摄,双管齐下。眼下,我拍摄时,除了用照相机也用DV拍摄一些视频影像。过去,我们强调拍摄一个决定性瞬间,静态影像;如今则用DV拍摄一个过程,动态影像。

以前新闻摄影记者拍完照片,任务就完成了。如今采编一体,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将画面、声音制作成可播放的流媒体,似乎也是一种趋势。

我觉得新闻摄影会受到一定影响,能在变革中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刘卫兵:挑战总与机遇并存,数字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在受到冲击的同时,其传播的范围和影响也在扩大。过去照片只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如今扩展到了网站、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各种新媒体上。新闻照片影响力大大增强。也在寻求着变革。面对新的挑战,不少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开始更多的思考,在拍什么和怎么拍上追求创新与突破,强调一种独立精神和创新风格,以适应受众多元化的视觉需求。同时摄影记者在拍照时,也可以拿起笔、拿起DV记录生活,给历史留下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当年,摄影的发明取代不了绘画,电视发明取代不了广播。眼下,数码时代的新闻摄影同样不会消亡。新闻摄影作为现代人记录生活的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本文作者: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与艺术系讲师 马卫 )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文章分类:摄影师 标签:王文澜  新闻摄影  观点  
本文网址:http://dc.nphoto.net/news/2010-07/28/d3aeb76f91ffaa7c.shtml

扫描关注微信
想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摄影资讯?请关注我们的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记住本站网址nPhoto.net,加入收藏
 评论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