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合了部分最极端的摄影镜头。军方和某些大公司也许还制造过更疯狂的镜头,但本文试图归纳的是可用于旁轴取景、中画幅和单反相机的,舍得花钱的摄影师能买得起的摄影镜头。
No.1 蔡司Apo Sonnar T* 1700mm f/4镜头
在非折反镜头领域,蔡司的Apo Sonnar T* 1700mm f/4镜头绝对是非军用镜头中的佼佼者。该镜头的首次亮相是在2006年举办的德国科隆世界影像博览会(Photokina)上,这支“怪兽级”的镜头是为“对远距离拍摄野生动物具有极高要求和特殊兴趣的客户”设计并制造的。我们没能找到这个客户到底是谁,也没能找到谁曾经订购过这枚镜头,但是该镜头上刻有阿拉伯文字和卡塔尔的标志。
该镜头是为哈苏203FE 6×6中画幅相机设计的,和它比起来哈苏相机就像个小矮人。注意到附图中镜头的尾部了吗?其实那个黑色的东东就是哈苏相机!
该镜头的镜片为15片13组,镜片组中的部分镜片单个净重超过了25千克,这使得这支“怪兽级”镜头的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255千克,这个份量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得动的。除了移动是个问题,这枚镜头的操作也不容易,蔡司公司为这支镜头开发了一套特殊的伺服控制调焦系统,类似于大型望远镜上使用的。此外,这支镜头的设计相当不错。
No.2 佳能EF 1200mm f/5.6L USM镜头
佳能的这款1200mm镜头虽然没有蔡司的“怪兽级”镜头那么夸张,但它也是最长焦距镜头领域中的一员,而且80,000美元的价格(对不起,不打折!)也让这款镜头跻身最贵镜头的行列。这款采用FD接口的镜头起初是为拍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发的,当时为报道奥运会的报纸、杂志和新闻社定制了5枚。奥运会结束后,该镜头被运回了日本佳能总部,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被改为EF接口。
多年来,该款镜头又生产过几个批次,但数量都很少。采用手工制造限制了镜头的产量,也造就了镜头高昂的售价。但更重要的是这款镜头中使用了莹石镜片,要人工培养足够大的莹石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也是该镜头产量低、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在生产出来的该型镜头中,有一部分被新闻和体育杂志,以及新闻报纸和国际新闻社买走,他们用这款镜头拍摄罗马教皇选举、奥运会、棒球大联盟、世界杯、F1比赛以及其它重要事件。还有一些镜头被各国政府和执法机构买走。根据佳能提供的信息,至少有一对镜头被摄影师个人买走。如果你是“佳能专业服务”(CPS)项目中的会员,你可能还有机会借来用用,但如果不是会员,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佳能在几年前就停止了该镜头的生产,现在连二手的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