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佳能同时发布了两款广角变焦镜头,其中EF 16-35mm f/4L IS USM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新镜头虽然没有f/2.8恒定大光圈,但加入了令人期待的IS防抖功能。而且官方特别强调了这款镜头的成像质量有明显提升,目前市场反应已相当热烈。
IS防抖功能还是f/2.8大光圈?
对于佳能全画幅用户来说,以前对于原厂超广角变焦镜头的选择不会太为难,预算有限的朋友可以直接选择最具性价比的EF 17-40mm f/4L USM。有更高要求又不差钱的用户,可以直接入手售价过万的EF 16-35mm f/2.8L II USM。而EF 16-35mm f/4L IS USM的推出,给了佳能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
这款镜头无论定位还是售价都介于EF 17-40mm f/4L USM与EF 16-35mm f/2.8L II USM之间,对于那些打算升级EF 17-40mm f/4L USM的用户来说,又该如何选择呢?当然,答案难以一概而论。如果主要拍摄风景、建筑等较为静态的题材,选择有防抖功能的EF 16-35mm f/4L IS USM比较好,在没带脚架的情况下,4级的防抖补偿可以保证手持拍摄的稳定。而对于拥有恒定f/2.8光圈的EF 16-35mm f/2.8L II USM,似乎更适合拍摄新闻、纪实一类题材。在新闻突发现场,设置同一感光度,EF 16-35mm f/2.8L II USM使用最大光圈可以提供高一级的快门速度,用以保证画面清晰。
保持L级镜头做工 比同等级产品更轻
作为L级镜头的最新成员,EF 16-35mm f/4L IS USM仍然保持着可靠、耐用等特点。外形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改变,与上文中提到的其他两款广角变焦镜头的“前阔后窄”不同,新镜头的整体感觉更接近标准变焦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加入IS防抖技术后,新镜头在重量上是比EF 17-40mm f/4.0L USM有所增加,不过相较于同级的尼康AF-S 尼克尔 16-35mm f/4G ED VR,镜头尺寸和重量都有优势。另一方面该镜头沿用了77mm的滤镜口径,一些由EF 17-40mm f/4L USM升级的用户,就不需要考虑滤镜尺寸的问题了。
左:内变焦,右:24mm时前镜组缩短
左:该镜头是佳能首款内置IS防抖技术的全画幅超广角变焦镜头,右:变焦环位于镜头后部
左:手动变焦环宽度适中,支持FTM全时手动对焦,右:最近对焦距离为0.28m
左:镜头采用防尘防滴溅设计,不过密封需要加装滤镜才算完成,右:配有EW-82花瓣形遮光罩
左:装上遮光罩效果,右:镜头上标有日本制造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