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29 条评论,立即发表评论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NPHOTO网友 2011-11-28 09:59 发表 | 1楼 |
最后一张,你那天空调色的痕迹都还在那 |
NPHOTO网友 2011-11-28 10:14 发表 | 2楼 |
- - 楼上犀利了 |
NPHOTO网友 2011-11-28 10:23 发表 | 3楼 |
谢谢,很好,学习了 |
NPHOTO网友 2011-11-28 10:31 发表 | 4楼 |
有些办法真的是笨啊!曝光本身就无对错,全凭经验和表现意图。 |
KOKY 2011-11-28 10:31 发表 | 5楼 |
灰常灰常实用的摄影技巧!赞! |
NPHOTO网友 2011-11-28 12:11 发表 | 6楼 |
最后一张P的太糙!~ |
ynwpl 2011-11-28 12:49 发表 | 7楼 |
讲得挺好的文章。 |
NPHOTO网友 2011-11-28 16:30 发表 | 8楼 |
4楼的请你给点聪明的方法分享一下了. |
班禅 2011-11-28 18:35 发表 | 9楼 |
四楼说的是对的,等到能够准确还原场景测光了。再就是曝光是为了表达意图了。高调低调中间调,怎样能更好的表达情感。 |
班禅 2011-11-28 18:40 发表 | 10楼 |
再就是关于精准的测光其实很简单的。所谓的白加黑减不如说是 浅加深减。比如说咱肤色的黄色。美女加0.7,(注意是点测光,一定是点测光。)肤色可以正常的还原白里透红,有健康向上的感觉,假如是纪实,老人可以不加不减,面部会过暗呈现低调,但是正好可以表现沧桑的感觉。再就是很浅颜色的黄可能需要加1.7,甚至是2. |
班禅 2011-11-28 18:41 发表 | 11楼 |
假如是深黄都快是棕色了,需要减1.7或者是2.当然这些加减需要结合场景,可以分区测光,根据你想要的意图来更加细微的调节。 |
NPHOTO网友 2011-11-28 23:37 发表 | 12楼 |
“相机只能分辨光线的强弱,无法自己判断物体的色彩”这个论调过时了吧?尼康早就发明彩色测光技术了 现在某些单电相机已经可以地利用景深预览按钮进行拍摄预览,在按下快门前就能较准确地看到拍摄后的效果。只要态度严肃,测光曝光不是难事,RAW的宽容度大利于后期修正更让用户不至于太紧张。 |
NPHOTO网友 2011-11-29 06:28 发表 | 13楼 |
就是 最后一张完全就是用过曝的照片调出来的 痕迹啊 |
静山高足 2011-11-29 11:23 发表 | 14楼 |
景深预览早在手动胶片相机时代就已经在某些单反相机上出现了,而且众多数码单反相机也都具备光学预览和数码预览功能 怎么说成是最近出现的单电相机才具备的 况且景深预览和测光有何关系 还要拿到这里来说 |
广州俊少 2011-11-29 14:14 发表 | 15楼 |
文章的这些方法不是不对,只是比较慢~ 其实拍万一张后,有经验的人凭观看片子后就知道需要怎样调整暴光补偿,一般拍完两张的时间都慢慢测光快很多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新摄影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