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初,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板摄影法,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而摄影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则归功于135胶卷的诞生。到2010年,135胶卷已经度过76年的春秋。在将近一个世纪间,135胶卷留给摄影爱好者的美好回忆是永恒的。虽然数码影像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影像生活,但是135胶卷作为经典之作,在很多发烧友心目中仍然拥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这里,我们就来回顾一下135胶卷的历史,重温135胶卷的光荣与梦想。
35mm胶卷的诞生
早期的感光底片均为湿片,需要拍摄后马上冲洗。柯达的创始人伊士曼正是看到了其中的不足,将自家的厨房作为实验室,不断尝试,终于在1878年研发出明胶干板。1881年,年仅27岁的伊士曼用55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工厂(即柯达公司的前身)生产干板。1885年,乔治·伊士曼推出第一卷伊士曼胶卷,使摄影成为一种大众艺术和娱乐方式。但早期的胶卷使用硝酸盐片基,易燃、安全性差。伊士曼再次对胶卷进行改革,于1908年推出醋酸纤维片基。至此,胶卷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摄影术的新时代来临了。
35mm胶卷因高度为35mm而得名。它最早用于拍摄电影。1912年,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这种当时较为常见的胶卷拍摄静态照片,并成功研发出35mm相机。早期35mm胶卷片盒与胶片是分开销售,片盒规格由相机厂家自行定义。用户需要购买片盒后,在暗房中将电影胶片的片头剪去,再自行装配、卷片。当时的片盒被设计为可重复利用式的,虽然可降低使用成本,可是使用上较为繁琐,在技术上形成了一道坎,制约着普通消费群体的使用。
35mm相机之父奥斯卡·巴纳克
“1”的含义
1934年,柯达推出135胶卷。135胶卷片盒采用一次性设计,出厂时片盒内已经包含有胶卷,用户无需担心自行无法安装或由于安装的问题导致胶片曝光。同时,135胶卷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由于片幅适中,性价比较120胶卷更高。
你可知道135胶卷的“1”代表什么含义?对此,业内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这个“1”,就是一次性的含义,突出135胶卷一次性片盒的设计;也有人说,135胶卷与120胶卷相同,“135”仅仅是柯达当时胶卷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