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首页 > 资讯 > 旅游户外 > 正文

佳能1D4相伴的埃塞俄比亚之行:野性与文明之间

2011-08-04 23:00   来源:JN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哈莫尔人的集市和跳牛

为了赶上土米周一哈莫人的集市,我们在途中磨蹭了一天,这样在抵达土米的时候就可以拍摄到哈莫人的集市。土米是一个类似美国枪战片中的西部小镇,也就是几间泥巴糊就的房子,东倒西歪的横竖在那里,除了近年竖立起来的一个通讯铁塔,几乎没有什么现代的符号。每逢星期一,居住在周围的哈莫人便从四面八方背着待交易的东西聚集在这个小镇上,集市只是一片平整的场院,不同部落的男女老幼自然地按部落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当发现其他部落带来的东西中有自己需要的才相互商谈价格和交易,交易的是些鸡、羊和谷物,有一种土制陶罐看上去十分古朴,里面装着采集的土蜂蜜,金黄色的蜂浆上漂浮着一层白白胖胖的蜂儿子、蜂孙子,营养丰富却也让人反胃。集市在上午十点以后才开始聚集,交易并不热闹,部落的女人们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看起来倒象是个部落间的社交场所。我们一行的重装备显然是引起了她们的注意,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端起相机,马上就引起嘘声一片,拍摄几乎无法进行。一个土米集市上的人很快看到了我们的尴尬,通过导游告知我们一个哈莫部落刚好要举行一个跳牛仪式,如果我们付可观的费用他可以和酋长去商量。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跳牛是莫尔西部落男子宣誓成人仪式,跳牛成功的男孩才可能得到部族的承认,才会有女孩子亲睐,才能有权利娶妻生子,在部落里也才能有地位。跳牛不常有,并具有不确定性,这次能有机会拍摄这个古老神秘的仪式几位摄影师都很兴奋,包括我的EOS 1D MarkIV在内,大家手里的长枪短炮现在准备在异国的土地上大展拳脚了。车子一阵风冲出营地,很快就消失在茫茫丛林里,四驱越野车吼叫着在向导的指点下在几乎无路可行的林地里左突右撞穿行三十余公里,在一个陡峭的河边不得不停下来,再也前行不了了。河道约有一百多米宽,深褐色的河床看起来湿乎乎的,但用脚踏上去才发现,其实是错觉,水波状的河床用脚一踩马上扬起沙尘,粉末很细,在奥莫山谷穿行大多数都是这样颜色的焦干的土壤。穿过河道,继续钻进更加诡异茂密的丛林,稍不留意,帽子、衣服就被低矮树丛的刺挂住,让你奈何不得。左躲右闪,身上金属外壳的“小马四”与“大马三”以及L镜头被身边的树枝刮蹭发出撕纸一样的声音,机身互相也碰得哐哐作响,烈日下的丛林一丝风也没有,酷热难当,开机拍一会,电池手柄就开始发烫,这种环境对拍摄者和相机都是一种折磨,大家都能挺住实属幸运——走了约有两公里左右,当听到牛铃和隐约的歌声,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跳牛场地选择在远离部落丛林中的一个平坦的高岗上,我们钻出丛林的时候,已经有部落的女人在场地中边舞边唱,向导反复示意“NO ”,同部落酋长谈好了价钱,然后,一切OK,咔嚓声立即响成一片。几天来,大家被包围、驱赶,每次拍摄都像是一场小型的战役,今天没有干扰的拍摄让所有摄影师兴奋、开心。太阳落山前,跳牛仪式结束,部落的男女老幼赶着牛返回,我们也满载而归。


背上已经长出“驼峰”的当地牛
佳能EOS-1D MarkIV 50mm F4.0 1/320s ISO/125

毛驴和水

印度人崇拜神牛,埃塞俄比亚人却看重毛驴,在一些地区毛驴的数量和那里的人一样多。无论你行走在平路上,还是山谷中,或是集市里,总是有毛驴。你只要举起相机,可以很容易地拍到它们拉着车辆,驮着谷物,柴草和水,踽踽而行的情景。毛驴是埃塞俄比亚一些部族妇女主要的陪嫁物,驴在当地被重用、被善待,车子在路上突然急刹车,多数是为了躲驴,司机要等到它们慢悠悠地穿过马路才能继续前行,据说要是不小心碰到了驴,那麻烦就大了,赔偿的金额比碰到人还贵。驴,好像已经到了无所不能无所不用的程度,但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些驴驮水的景象。埃塞俄比亚是青尼罗河的源头,但根据英国在非洲殖民时期和埃及签订的《尼罗河水协定》(1929年),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这些上游国家并不能随意使用,99%依靠尼罗河生存的埃及人随时准备为了捍卫这一协议而付诸战争,水在非洲的一些地区已经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须品而是政治和战争。

在埃塞俄比亚,行走在取水路上的人,首尾相接,永无尽头。牧人会把车子拦下来讨口水喝,半裸的部落女孩会追逐着游客讨一个还有一口洁净水的瓶子。洗脸对当地人来说是奢侈的,孩子们的脸落满了苍蝇,苍蝇是砂眼的传播宿主,在埃塞俄比亚砂眼使很多儿童永远失去了光明。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水援助机构公布的资料,平均每13秒钟就会有一个孩子死亡,每年有25万年幼的孩子死于不洁净的水。

取水主要由女人来承担,有驴子的由驴子来驮,没驴子的只有自己背。在偏远地区,取水的道路漫长而充满危险,这些女人还有可能成为被强奸和绑架的对象,这使得很多女孩无法正常上学,不得不背负水桶长年——甚至是一生都走在取水的路上。

EOS1D MarkIV丰富的的阶调让背景中干枯的植被也成了画面的看点,摄影师的拍摄实践此款相机非常适合拍摄风光和纪实类题材。

埃塞俄比亚不仅是缺水,旱季时根本没水。恩德里克是我们的司机,小伙子一米八五左右的个头,身材修长,在我们朝夕相处的十几天的时间,我竟只看他喝过一次水,当时我很兴奋,有人眼疾“相机”快,把这一镜头永远的记录下来。要知道,我们可是每天平均在车上喝两瓶1500毫升的纯净水后还撒不出尿来,他们已经因水而变异了,变异得可以不喝水,不出汗。在保护区近距离地看到几个男人赶着牛群从身边走过,那些牛已经长出了和驼峰一样东西,已经不同于它们的同类,看过的人甚至都不敢确定看到的这个动物是不是还能叫牛。在孔索小镇,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个清晨,在一个桥底,几百男女老幼拥在一个狭窄的河道里,因为那里尚有几股涓涓流动的水。他们一字排开,畅快的饮,拼命地往大大小小各种容器里灌,女人们跑到下游脱光身体洗,车子离开的十几公里的路上都是满载而归的人,他们或用车拖,或用驴驮,或弯着腰背,场面之大,非亲眼所见不能相信。

前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曾经焦虑地说过:“下一次世界大战将是关于水的战争。”我也仿佛看到了我们的未来,他们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

埃塞俄比亚政府建了很多水站,但仅限于交通便捷的地方,更多的地方仍是水的盲区,埃塞俄比亚人为“水”而活着。


EOS1D MarkIV即使在弱光下用高ISO拍摄大场面的远景依然能呈现丰富的色彩和层次。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文章分类:旅游户外 标签:游记  
本文网址:http://dc.nphoto.net/news/2011-08/04/f7da35b065e5c6be.shtml

扫描关注微信
想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摄影资讯?请关注我们的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记住本站网址nPhoto.net,加入收藏
 评论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