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摄影师而言,桌面4K的必要性有多大?
平时我们在讨论摄影器材的时候总是在谈传感器的像素以及镜头分辨率,却无端忽视了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显示器上的图像。这也难怪,自从七八年以前1080p Full HD标准分辨率普及以来,显示器分辨率这一方面应该说就没有过太大进步。前两年在苹果带动之下出现过一批2k分辨率(2560×1440)显示器,但其相对于1080p的提升相对有限,而且分辨率提高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终在市场上的普及率不是很乐观。
由于种种因素,2K分辨率最后终究可能还是一个过渡标准
那么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究竟对于摄影用户来说有没有必要呢?如果只是单纯的修图来说,似乎并没有必要。但对于看图来讲,高分屏幕看图的快感是低分辨率屏幕难以比拟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稍长的用户,大概还都记得苹果刚刚在消费级电子设备上普及Retina显示屏时,在上面看图所带来的震撼感——越是细腻的屏幕,就越有可能实现印刷的质感。
屏摄对比
当然,即使是4K屏幕,相对于Retina iPad/iPhone的显示细腻度依然有一定距离。以大多数人财力承受范围内的28" 4k显示屏为例,纵然分辨率高达3840×2160,其实际ppi值也只有157——跟苹果iPad Air的263ppi比尚有一定距离,更遑论iPad mini2/3的346ppi。但实际上由于电脑显示器(尤其是大尺寸显示器)正常使用距离比手机和平板电脑要大得多,根据苹果提供的计算公式:
4k显示的正常观看距离大约是80cm,28"显示器对角线大约是71cm,计算可以得到实际上在这个距离之内,实际上大约120ppi就可以满足Retina屏幕标准。而此时等尺寸1080p屏幕的实际ppi只有78.5,肉眼看上去存在一定颗粒感。而诸如HKC T7000之类的2k屏幕,ppi值为117,刚刚达到Retina视网膜屏幕下限,对于视力相对比较好的用户来说,仍然可以察觉到颗粒感。
画外音:什么是4K?
4K分辨率(4K Resolution)是一种新兴的数字电影及数字内容的解析度标准。4k的名称来自其横向解析度约为4000像素(pixel),电影行业常见的4K分辨率包括Full Aperture 4K(4096×3112)、Academy 4K(3656×2664)等多种标准。家用的4K电视和4K电脑显示器为了照顾16:9画面比例以及与1080p(1920×1080)分辨率的兼容性,采用的标准是3840×2160,正好是1080p的4倍。
4K分辨率除了看图优势之外,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同屏上放置更多窗口和页面,来方便摄影师的工作流程。而且在Bridge当中浏览时,可以显示多张图片,又不是很影响每张图片的清晰度。对于不喜欢使用Lightroom而是习惯于在PS里进行图片调整的摄影师来说,可谓是极大的方便。
PS+Bridge,既可以实现PS的精细调整,又有Lightroom的方便
而在1080p屏幕上,采用同样的窗口排布我们可以看到实际可用面积小了不少,能够同时管理的图片数量也是大大减小。
说实话,笔者在用过一段时间4K显示器之后,已经很难再回到1080p屏幕上正常愉快的工作了。
当然4K分辨率在多开软件上的优势还可以延伸到网页浏览上——在不影响阅读体验的情况下同时开启4个网页,可以极大的方便摄影师刷图库一类的工作。字体大小还是相当舒适的,完全不会影响阅读——你可以把眼前的屏幕想象成2×2排开的四台iPad Air,就能明白大概的体验了。
当然其他方面也是有很大提升,很多软件工具栏都有所收窄,腾出更大工作空间供摄影师使用。但是带来的可能就是工具难以点击——不过换高分辨率的鼠标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