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柯达的产品已打入南美洲和亚洲。直至1908年,柯达公司的全球雇员已经超过了五千人。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图为1920年,乔治·伊斯曼(图中坐者)在日本与一家销售柯达产品的照相器材店店员合影。
民国时期,柯达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最初通过免费杂志《柯达杂志》吸引了大量会员,而后又依靠《柯达杂志》平台举办了每月一次的摄影竞赛,获奖作品将刊登在杂志上。《柯达杂志》因此吸引了数万业余摄影爱好者,成为当时中国发行最广的、数量最大的摄影杂志。柯达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因此迅速窜升。图为民国时期的柯达杂志。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图为1928年,乔治·伊斯曼(左)与托马斯·爱迪生在电影摄影机前合影。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起初,柯达公司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不久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因此,伊斯曼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修建工厂。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无意间发现了X射线。当年圣诞节前夕,伦琴用Kodak胶片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次年,柯达公司进入X光商业摄影领域,推出了第一种专为拍摄X光而设计的相纸。图为1895年伦琴拍摄的第一张X光照片,拍摄对象是妻子的手。图中黑块为其妻子的戒指。
1966年,柯达胶片随着月球轨道1号飞行器记录了约翰格林的太空之旅。图为在月球轨道上拍摄的画面,地球慢慢升起。这套相机系统完成拍照后可以立即扫描胶片,并将影像转换成连续视频信号,然后用柯达制造的地球接收器接收该信号。在当时,这是宇宙飞船所装载的最复杂的仪器。
1963年,柯达再次开发出革命性产品——傻瓜相机“instamatic”系列相机。“instamatic”相机将胶卷盒制作成独立暗盒,可以在任何自然环境中打开相机后盖更换胶卷。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进一步简化了摄影者的操作。1964年,傻瓜相机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从1963年至1970年,共有超过5000万架傻瓜相机被售出。图为1963年5月《生活》杂志上的“instamatic”广告,简单四个步骤就可以完成胶卷的更换工作。
1935年,柯达开发出彩色胶片柯达克罗姆(kodakchrome)胶片,这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片,也是柯达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从1935年开始上市,克罗姆胶片共生产了74年。无数幅世界级的经典照片诞生在克罗姆上感光呈现。图为摄影师Steve McCurry用柯达克罗姆胶片拍摄的照片《阿富汗女孩》,这张照片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85年6月刊的封面,随后成为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