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占领中国各大城市的同时,柯达胶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投放的广告,也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享此刻,分享生活”成为当年家喻户晓的广告词。
但此时,摄影技术已经渐渐从胶片化向数码化转变。当各大相机生产厂商将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在数码领域的时候,柯达依然沉溺于传统胶片。此时,全球胶卷消费市场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萎缩。图为罗切斯特柯达工厂,工人在生产线上包装柯达中画幅胶卷。
柯达却并没有全力进行数码化转型,而是将发展方向放在了现在看来仅仅是过渡产品的“一次性胶卷相机”。2004年,柯达投资4000万美元在中国厦门建造了全球一次性相机生产基地。仅仅4年过后,该工厂关停。图为2005年,堆放在法国某柯达实验室内的柯达一次性相机。当天柯达宣布关停了此实验室。
作为一家传统胶卷生产厂商,柯达严重低估了数码摄影发展的速度。直到2003年末,柯达才提出“全力进军数码领域”的战略。2004年,柯达推出6款姗姗来迟的数码相机,但利润率仅1%。柯达所有的数码相机均为代工生产,因此质量相比其他专业厂商有着不小差距。2007年10月6日,柯达拆除了美国罗切斯特柯达厂区内的两幢老厂房,这两座厂房原本是柯达最重要的胶片技术开发中心。当年,共有5座厂房被柯达推倒,以示全力向数码方向转移。
2009年,诞生已有74年的柯达克罗姆胶卷宣布停产。这消息引发了摄影界的感慨,作为胶片时代辉煌的见证,克罗姆的停产也意味着柯达和胶片摄影渐渐走出了时代的聚光灯。全世界最后一卷克罗姆胶卷被交由曾拍下《阿富汗女孩》的摄影师Steve McCurry使用,他在美国纽约、堪萨斯、印度拍摄了最后的36张照片。图为这卷胶卷的倒数第二张。
2012年1月4日,柯达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通知,由于在过去30个交易日中柯达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无法达标,将面临被摘牌的风险。目前柯达公司股价为0.51美元,在2011年股价累计跌幅达到88%。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除非出现大转机,否则柯达公司将在“未来数周内”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柯达“串起每一刻,别让她溜走”。曾经辉煌百年的柯达公司,在自己131岁生日的时候,正让这一刻“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