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首页 > 资讯 > 数码相机 > 正文

乐凯错失“去胶片化”良机 十年间退居小众公司

2012-12-28 11:28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刘俊卿     网友评论 17 条   进入论坛

退居小众公司

即便如此,王洪斌依然固执地认为胶卷不会消失。虽然市场不断萎缩,但并不代表已经彻底消失。即使中国没有市场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还存在一些空间。

“假如新产业做大了,那也可以把胶片养起来。毕竟,乐凯让大众认识都源自小小的彩色胶片。”王洪斌说,“我就在这待着,我要看看它到底会怎么样。”

结果还是结结实实地把他的梦想摔在了地板上。

事实上,伴随着彩色胶卷退出历史舞台,乐凯也在寻找出路。“乐凯人并不傻,数码相机、MP3、立体照相、彩扩机、偏光片甚至房地产都尝试过,没有一样能成功,因为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数码影像技术的天下已定,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日本、美国企业手上,乐凯在数码影像领域几乎处于一片空白。”王英茹语速很快,且并不避讳乐凯还曾染指与其毫不相关的房地产。

在王英茹眼中,乐凯一直是一个专心的乖孩子。这个乖孩子痴迷于攻克专业技术,敢于挑战国家空白。

但或许正是因为过于专注技术,却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在2000年后的十余年当中,乐凯把大半时间花在了无谓的徘徊之上。直到2005年,张建恒上任乐凯集团董事长,目前的主业光学薄膜业务才开始逐渐取代胶片。据说,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停止乐凯在数码相机等领域的尝试,尤其是房地产。

“我也觉得有些慢。”王英茹说。她认为,在乐凯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也在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如从电影胶片转到民用胶片,从黑白胶片转到彩色胶片。现在数字化的发展是一场革命,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非常震惊和迷茫。

选择光学薄膜,是基于乐凯曾用于胶片生产的三大核心技术——微粒、成膜和涂层。王英茹说,做这个乐凯在行。

“比起诺基亚和柯达,乐凯算是幸运的。”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吕谋笃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表示,乐凯基本找到了转型的方向,而前两者还没有抓手。

另一个巨大的变革正在悄然进行。2011年9月,乐凯集团宣布,其整体并入另一家央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自此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而张建恒随即升任航天集团副总经理。

张建恒在乐凯供职多年,其上位后的一系列改革受到了大多数乐凯员工的推崇。但这项改革似乎也随着张的升迁而产生变数。虽然在中国航天集团张建恒依然分管乐凯,但据乐凯员工说自从去了北京,他还没有回来过。

伴随进入“航天系”,乐凯的整体改制也随即展开。这项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完成,同时与光伏和显示器有关的新型薄膜产业有望进入上市公司。但在整体改制后,“胶片”两字将从公司的名称上永久消失。

朱海河说:“其实胶卷没有完全地告别乐凯,好歹我们还保留了黑白胶卷的生产,提供给那些发烧友和摄影教学的客户。”

“这家公司会越来越小,在很专业的市场领域依赖于单一盈利业务模式获得增长,或者成为摄影发烧友们喜爱的小众公司。”吕谋笃表示,柯达、富士以及乐凯的衰落没法去责备谁,迄今没有谁能睿智到看清楚未来几年的道路。这一观点正被不少人认同。

但事实上,无论是柯达、富士还是乐凯,对抗被遗忘宿命的斗争仍将继续。而随着市面上彩色胶卷存货的日渐稀缺以及选择了不被大众关注的薄膜业务,或许很快就会没什么人知道谁是乐凯了。

王英茹说,乐凯迟早还会回来。她指着满是奖杯的展厅里的那块据称是一种新型的、面向大众的、柔软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

这句话让旁边的王洪斌有些激动。但想起未能收集全的各种乐凯胶卷,他的神情随即又变得有些木讷。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刘俊卿)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文章分类:数码相机 标签:乐凯  产业  
本文网址:http://dc.nphoto.net/news/2012-12/28/2726a3cc67d4dc57.shtml

扫描关注微信
想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摄影资讯?请关注我们的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记住本站网址nPhoto.net,加入收藏
 评论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NPHOTO网友  2012-12-28 12:13 发表
#1
海鸥、凤凰、乐凯,都已经成为中国摄影人的记忆
云下的日子  2012-12-28 12:30 发表
#2
“乐凯人并不傻,数码相机、MP3、立体照相、彩扩机、偏光片甚至房地产都尝试过,没有一样能成功,因为我们没有核心技术。 做豆腐吧
手机用户  2012-12-28 15:20 发表
#3
怎么不提厂区一天搞基建?怎么不提相纸等关键业务转给七姑八姨?
手机用户  2012-12-28 15:21 发表
#4
还尼玛定价20一卷!你丫摸胸脯说就你那破片基 爆高光 你有什么资格和富士 伊尔福较量?
kenzowolf  2012-12-28 16:06 发表
#5
#2豆腐专利也是日本的了!某些手法早已失传,但是当初日本人学走后却代代相传至今。
手机用户  2012-12-28 18:08 发表
#6
科技的进步会让我们领略经济学中产品周期是真实存在的,从BP机到胶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不知道我们的有生之年还会有多少消逝的物品。
静山高足  2012-12-28 20:17 发表
#7
还有公元 福达
NPHOTO网友  2012-12-28 20:28 发表
#8
还有上海牌胶卷。
NPHOTO网友  2012-12-28 21:14 发表
#9
真幸运,自己赶在尾巴上玩了几年胶卷
NPHOTO网友  2012-12-29 00:02 发表
#10
大家玩摄影的曾经能玩过正片、负片也算不遗憾了,以后大家也只能回忆一下这段历史了。
NPHOTO网友  2012-12-29 00:03 发表
#11
集体默哀三分钟!
手机用户  2012-12-29 01:02 发表
#12
因该还有做的。我就不信我会没卷玩了
手机用户  2012-12-29 04:11 发表
#13
胶卷会有小众发烧友市场的!胶卷的魅力数码做不来!
NPHOTO网友  2012-12-29 04:14 发表
#14
凤凰现在还在给个大镜头厂商OEM呢!
手机用户  2012-12-29 08:37 发表
#15
2楼,日本豆腐比中国豆腐口感好很多很多
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现在有17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不良内容举报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