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EF 50mm f/1.4 USM,f/1.4,右:EF 50mm f/1.4 USM,f/8
测光误差:在室内测试时发现,提高1档快门速度,曝光值只下降1/3档,其测光准确性令人不解,所以在正式拍摄前先尝试几个不同的拍摄参数,读数不能尽信。
耐低温性能差:笔者顺道将其带到日本测试,在-4度低温环境突然失去光圈读数,无法操作,直至中午气温回暖才恢复正常。这对于一些需要在严寒气候下操作的用户来说是不可不考虑的问题。
总体而言,使用这款转接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掌握其特性之后,大部份情况下都能给你满意的结果。特别是支持EF镜头防抖功能,这比索尼A卡口转接环还强悍。
延伸思考(一) 镜头设计新出路?
在使用Speed Booster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一个疑问:相机与镜头体积的追逐战会朝哪个方向走?
其实可更换镜头相机目前正遇到两个瓶颈,一是要在小体积机身内放入大尺寸传感器(如全画幅),另一个是在制造镜头时迁就小型机身。
而镜头往往很难做到小型化,尤其是在设计大光圈镜头时,容易因为镜头口径限制而无法进一步减缩体积。除非厂商像徕卡一样放弃自动对焦功能,精简防抖结构,否则很难在体积和机身性能上达到平衡。
左边没有防抖和自动对焦功能的徕卡50mm f/1.4体积要比右边的E 50mm f/1.8小很多
Speed Booster也许是上述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对APS-C、M4/3无反相机来说。假设一款镜头光圈要达到f/1.4,以减焦方式制造,通过缩小光圈孔径达到轻便化目的。当然实际景深只会是f/2拍出来的效果,但至少可以提高快门速度。
延伸思考(二) 全画幅替代品?
这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用一个减焦镜就可以让APS-C相机实现全画幅效果,那是否就不用再追求全画幅呢?
答案是未必,笔者在使用时留意到两个问题,首先是对焦。Speed Booster不能达到合理的自动对焦表现;另一问题是噪点控制,以目前的技术,APS-C尚无法和像素相同的全画幅竞争。
便携是它最大的优势,但也仅限于体积较小的定焦镜头,若使用中长变焦镜头则优势全无,而且价格太高。NEX-7单机身加Speed Booster的价格已经接近一部入门级全画幅单反,商家要如何打动买家?
上:NEX-7,ISO 3200,下:5D Mark III,ISO 3200。NEX-7的降噪性能不错,但略感锐化过度,不及5D Mark III自然。
体积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