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同时期在中国照相馆拍的照片:1947年结婚照片
1975年的全家福
中国老百姓开始爱美的年代
与平反后的刘少奇照片同时出现在橱窗里的,偶尔也会有一两张婚纱照。
这些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手中拿一束百合,或站在白色的柱子旁边,或依偎在丈夫身边的照片,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此前,新人们往往坐在灰色的墙壁前,一把椅子可能就是全部布景了。他们穿着绿色或者蓝色的衣服,连个裙子都很少穿,因为显得“不严肃”,手里还要拿着毛主席语录,正襟危坐地面对镜头。
“人连乐一个都没有,摄影师也不往那方面引导。”高立中说。
姜昆和李文华的经典相声《如此照相》很能够反映当时照相的情景。其中一家革命照相馆有个特殊的规定,叫做“20个不照”,包括:“侧面相不照、逆光相不照、烫发不照、梳小辫子不照、带红领巾不照、穿舞蹈服装不照、穿花衣服不照、眼睛小一点儿不照、鼻子高一点儿不照……”
不仅如此,照相也要统一姿势,“作手持语录,僵硬的侧头姿势”。
改革开放后,这套照相标准已经显得不合时宜。1980年前后,姚经才有机会到香港、台湾等地走访,对那里的婚纱照印象深刻。回来以后,他找到一位从上海来的裁缝师傅做婚纱,并依照港台影楼海报做了竹林、柱子、围栏等背景,率先在北京拍起了婚纱照。
“有人担心这是犯政治错误,但我父亲很坚持。”姚建中回忆说。他在一间超过50平方米的摄影棚里接受采访,棚里摆满了追光灯,仅仅是布景就有两套。
这些耳目一新的婚纱照很受欢迎,有时候一天就要拍260套。一套包括一张双人全身照,一张双人半身照和每人一张半身照。即使是这样的4张黑白照片,也需要花费100多元,相当于普通人三四个月的工资。
“那时候我们的镜头记录的再也不是单调的黑白灰了,的确良开始流行了,先是白色的,蓝色的,后来就有了碎花的。女同志们也告别了清一色的裤装,也开始烫发了,裙子渐渐流行起来了。”在解黔云眼里,那是中国老百姓开始爱美的年代。
从高级干部到农民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照相馆的橱窗里,除了身穿民族服装的漂亮姑娘,或者一身天蓝色海军服的军人,也会有身穿普通衣服的老百姓。
照相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高消费。中国照相馆的客户,也不再局限于高级干部或高级知识分子等群体。
“有时候,我会给农民工拍办理暂住证的照片。”解黔云说。这位高级摄像技师曾经给李素丽、张海迪、宋鱼水和侯宝林等诸多名人拍过照。
他还曾经给一位盲人拍照,对方只有一只眼的视力。通过精心修复,解黔云让照片上他的双眼都炯炯有神。这位盲人的老伴捧着照片,感动得哭了。
中国照相馆也不再是行业潮流的引导者。据说,今年高立中的孙女结婚,就没有选择中国照相馆拍婚纱照。
“觉得我们这儿土啊!”已经80岁的老高说,“年轻人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吧!”
“在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花、常常吃窝头的年代,人们把照相当作一种迫不得已的任务,为了办理一些证件,不得不照相。”解黔云表示。
他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中国照相馆照张1寸黑白照片花费0.6~07元,2寸的定价1.05元。而当时在东单市场,5分钱就能买一堆蔫萝卜,上好的黄花鱼才0.25元/斤。
那时候还没有彩色照相,只有用手工上色的方法。不过,拥有一张上色的彩照,对于很多人还是奢望。价格要贵上好几倍,而且要一个多月才能拿到。拍一张这样的照片,“你就得考虑以后几个月怎么过”。
中国照相馆,除了人像摄影和婚纱摄影外,还开拓广告摄影业务。包括牡丹牌电视机的说明书、茅台酒的宣传册、甚至日本长乐牌香烟的广告,都出自中国照相馆之手。
“那时候条件特别艰苦!”说起来,广告摄影部的伍佩衔很是感叹。
据说,当时国外的摄影棚都有上百平方米大小,并且拥有上百盏灯。而中国照相馆只能在一间30平方米的车间里,用两三盏老旧的碘钨灯。
不仅如此,他们连个模特也找不到。有一次为一个头盔品牌做广告,他不得不找了一张日本摩托车的照片,上面有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女郎,几经周折才做成了这个广告。
除此之外,这个部门还负责给新近来到中国的外国企业拍照。这其中包括阿尔卡特、奔驰、日本航空公司,等等。
正是在这些发布会上,伍佩衔第一次见识了身穿晚礼服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