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首页 > 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亮相798艺术区

2012-10-11 18:00   来源:新摄影网     网友评论 7 条   进入论坛


车内的那个“神”——疲劳的货车 曹志鹏 摄

作者自述: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流水线式教学下得到驾照的驾驶员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事故车祸,也渐渐充斥在日常生活中。

作为一名驾驶员,我亦很想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注意安全、谨慎驾驶。不愿用血腥的画面刺激感官,但又想把不安全驾驶可能会发生的后果明确表达,最后联想到了死神。不管你是从事何种职业,还是你的车技超群,只要忽视安全,车内的那个“神”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静静地出现。

本作品为告诫驾驶员疲劳驾驶无疑是与死神同行,他们的命运将会是明天的车祸新闻。《车内的那个“神”——疲劳的货车》将在以后用组照的方式连续呈现,希望能通过图片,提醒驾驶员如果不安全驾驶,那个“神”就将会出现在背后。

评委评语:
这是一张从图解概念、创意、视觉符号的选择和组构、用光、虚实的控制等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作品,特别出现在后座上的“神”,让这张作品区别于“一般的插图摄影”。

在中国这个“汽车消费王国”里,“酒驾”和“醉驾”已成为社会问题,很多“酒驾”和“醉驾”甚至与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关连。如果作者能跨越“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注意安全、谨慎驾驶”的层面,在作品中融入政治指向、经济指向和历史指向,就可扩大拍摄场景,扩展创作空间,将该“插图摄影”样式的作品提升为评判社会现实的当代艺术层面。还有,就《车内的那个“神”——疲劳的货车》这张作品来说,可以适当提高后座“车内那个‘神’”的亮度,让作品的视觉表达更为清晰。此外,作品的视觉重心偏右,可裁去左边一小部分画面,以平衡视觉感。 ● 曾璜


荷之书 陈小庆 摄

作者自述:
很喜欢拍摄冬天的残荷,非常欣赏它的线条、结构和水中的倒影,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表现形式。

去年冬天,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当地的美术馆参观书法展览,被各种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所吸引。看着眼前那些风格各异的书法和字体结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否用摄影的手法将有些素材,如冬天的残荷组合成一幅具有书法风格的作品?之所以考虑选择残荷,是因为无论从线条和结构看,残荷最具有这样的特质。

有此想法后便开始着手这样的尝试。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在休息时间,多次去杭州的各个风景区寻找合适的拍摄素材,利用阴天、漫射光、长焦镜等拍摄出一幅幅具有高反差效果的残荷照片。其次是素材的整理和选取。每次拍摄后用电脑将所拍摄的残荷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具有书法的字体风格,选择合适的留下备用。第三是作品的合成。当素材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根据中国画大胆落笔的原则,将合适的素材以一定的比例逐一贴入事先选好的白框内,选择时注重素材的线条构成和形状,做到合理搭配,有收有放。最后是对整幅作品进行一些必要的微调。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细心收拾,对个别素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作品的整体风格,并贴上同样是用残荷制成的落款章和压角章,从而完成整幅作品的创作。

评委评语:
国中拍摄冬季残荷的照片我们见之多矣!且多模拟中国传统花鸟绘画小品的格局,表现某种类似“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寂寥意趣。虽时有巧思,却总不觉新鲜。主要原因在于,枯荷一直是传统国画当中极为常见的题材,以影像拟仿笔墨造型,意象近似,趣味近似,并未超越我们有关这类作品在视觉识别和价值判断上的习惯逻辑。陈小庆的作品《荷之书》,同样取冬季残荷作为影像生成的媒材,确立起我们有关枯荷的概念性认知。但他及时地中断了我们马上会看到一幅具有空间情境的绘画作品的习惯期待,他将枯荷(主要是荷梗)抽绎为穿插错落徐疾变化的线条,沿用中国传统书法的图式,构成了一幅类似狂草的影像作品。我们经常会在绘画当中看到枯荷,我们什么时候在书法作品当中看到枯荷?它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观看经验当中,但它对枯荷作为书法点线的利用和最终形成的作品又合乎书法本身的视觉逻辑,从而挑战和更新了我们的观看经验,这正是此作品出人意表之处。 ● 刘树勇


顽疾 郭英群 摄

作者自述:
曾几何时?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忽然发现身边一下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不管有用的,还是无用的,充斥着你的眼球,撕扯着你的神经,侵蚀着你的大脑。

原本宁静的生活一下变得喧嚣热闹起来,生活的环境也变得不再整洁了,各式各样的“小广告”如铺天盖地的“蝗虫”疯狂地袭扰着我们生活的城市……

最“有趣”的要数楼道里的 “小广告”了,不管你的楼有多高,单元有多少,它们都会不请自来,随时出现。洁白的墙面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自家的宅门被啃食得满目疮痍……

“今天你清除,明天我准来”。这不禁让我联想起人类所患的皮肤顽疾——牛皮癣。我想:如果条件允许,某天,那些“小招贴”一定也会出现在你、我或他的身体上。对于这种疾病虽无良方可医,但也不会因疾致命,唯有一个办法——“挠挠”。

评委评语:
屡禁不止、除之又来的“小广告”、“小招贴”——城市“牛皮癣”,难以根治的顽疾。

作品直接取用“挠痒”这一极为日常的人体动态作为表现元素,一个颇为艰难的、折臂反手挠背的动作,一种指尖用力抓挠的狠劲儿,使恼人的痛痒、憎厌、无奈得以鲜明的呈现。

这样一幅叩问城市文明、公益良知的作品,有力的视觉申诉,足以牵动我们的痛痒共感。有损形象的肌肤疾患是令人憎厌的,城市“牛皮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根治的良方,或许就在于唤醒每个公民维护公益的良知。 ● 陈晓蕙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文章分类:业界动态 标签:摄影展  伯奇杯  
本文网址:http://dc.nphoto.net/news/2012-10/11/9cacf33ace5b015c.shtml

扫描关注微信
想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摄影资讯?请关注我们的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记住本站网址nPhoto.net,加入收藏
 评论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NPHOTO网友  2012-10-12 11:16 发表
#1
都是很不错的
手机用户  2012-10-12 11:27 发表
#2
这是摄影?没什么可说的,说多了也是挨骂。为中国摄影长叹一声吧
raymond111  2012-10-12 12:50 发表
#3
这个应该算是创意广告了吧
手机用户  2012-10-13 08:24 发表
#4
中国摄影之父是后期之父吧
NPHOTO网友  2012-10-13 10:55 发表
#5
比我理解的摄影还广义,摄影、设计、创意、广告都算是了。
NPHOTO网友  2012-10-13 11:56 发表
#6
只能叫创意设计,不能叫创意摄影。
NPHOTO网友  2012-10-13 20:42 发表
#7
那个钥匙不是抄袭jeep的广告吗
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现在有7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不良内容举报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